东方时间网
东方时间网 > 专题 > 正文

果然又是抢跑?通策医疗业绩发布前闪崩,Q1业绩真“跪”了!

时间:2022-04-28 03:46:00 来源:网络   
果然又是抢跑?通策医疗业绩发布前闪崩,Q1业绩真“跪”了!

今日收盘后,在通策医疗的股吧下,业绩发布后,投资者对其股价表现和今日业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很多留言直接评论说:今天的暴跌绝对是又一次业绩提前泄露,要查!

投资者义愤填膺真的不奇怪,因为类似的事情在去年三季度的业绩报告中也发生过一次。

今日,通策医疗股价早盘异常下跌,迅速陷入涨停。虽然在午盘能够凭借大盘的强势上涨撬板,但收盘仍大幅下跌4.67%。相对于飙升的大盘指数,其弱势非常显著。

等待a股大反弹很难。谁没有意识到一次难得的回血,安抚之前一直直线下降的伤痛?

但是,总策的股东心里真的凉透了。人家那么多涨停,还往下走,还被资金提前知道利空先跑!!

代价更是人肉痛。随便买别的什么股票,都拿不到10CM,至少不会亏。这样想的话,大亏加上本来可以赚到的,至少是十几个机会成本!!

吴德呢?!法律呢?!

01

Q1的表现明显低于预期。

从通策的业绩来看,虽然2021年业绩增长依然可圈可点,但Q1的表现就有点跛脚了。

根据通策医疗的业绩公告,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27.81亿元,同比增长33.19%;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3亿元,同比增长42.67%。

同时,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6.55亿元,同比增长3.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1.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0.99%。

据郭进证券4月11日研报分析,预计同策2021年营收将达30亿元,同比增长43.83%,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51.28%。这一数字略低于前三季度的累计业绩增长。

相对而言,通策医疗全年增速略低于机构预期。

4季度,通策医疗营收6.44亿元,环比下降21.31%,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10.87%,环比下降69.29%。

对于同策一季度业绩,由于今年一季度疫情对线下经济的影响,市场普遍对同策一季度业绩预期没有太大信心。之前某证券机构也给出了20%-30%的增速预期,相对来说还是值得称道的。

但没想到的是,就连Q1的业绩也下滑到了20%以上,大战略也没给远,Q1的业绩以微弱优势保持了盈利的局面。

Q1期间,通策在浙江省的营收增长了4.26%,但省外业务受疫情影响下滑了9.5%,最终拉低了整体营收。

从业务结构来看,只有种植牙项目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他业务仅同比增长乏力。总体来看,反映出疫情对其业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所以总的来说,同策的这两个成果,尤其是Q1的,实在不好看,没能守住大家对“牙毛”的期待。

董事长在年报里慷慨激昂的给你讲理念和愿景,喊着“太阳每天还是新的。”“其实通策医疗的复利之路才刚刚开始”。

但在他表演不力的热议下,被质疑提前泄露表演,他的话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现实中,也许只有韭菜还天天新鲜。

02

资金再次成功“抢筹”

早在2021年10月14日,通策医疗发布三季报的时候,通策医疗在市场没有明显异常波动的背景下,突然跌停,加上大量资金的抛售,走势和今天差不多。

当天有报道称,当时有业内人士透露,根据机构分析,公司三季报可能增长20%-25%,但从交易所来看,可能只有10%-20%。所以有基金担心可能真的达不到预期,提前跑了。

以三季报盘后通策医疗12.44%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长5.88%,甚至略低于通信。这引起了市场的质疑,第二天普策继续大跌。

市场感到担忧并不奇怪,因为过去的教训令人印象深刻。

这一次,我们不能在又一次糟糕的运行之后,用巧合来愚弄过去!

在a股,明知利空提前跑路的情况近年来屡禁不止,即使监管已经收紧。并不少见,这让投资者很不舒服。

通策医疗一直是国内口腔领域的超级白马,受到市场的高度评价和资金的关注。

然而,在过去的两年中,面对市场的担忧和投资者的质疑,该公司董事长卢建明多次发表不雅和愤怒的言论。特别是他本人也出现过行贿被拘留、非法戴信、无视防疫政策到寺庙“走后门”香火等事件,让投资者质疑一般医疗到底有多少。

名声一旦受损,往往很难重新赢得人心。尤其是随着公司业绩下滑,现在又出现疑似前期业绩泄露事件,使得市场对大政方针的态度更加冷淡。

如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际共识,环境、社会和治理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03

疫情的影响依然如故,成就仍存在不确定性。

截至目前,通策医疗的核心营收区域集中在浙江省,占比超过90%。但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在上海的持续爆发,也对隔壁的浙江省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通策医疗核心业务区杭州的疫情也持续严峻,特别是3月份以来,新增确诊病例增多,疫情防控工作难以放松,对口腔等非急诊医学的医疗服务会有一定影响。从4月份开始,这个趋势还在上升,这意味着未来一两个月,通策医疗的业务还会继续受到影响。

市场担心的不仅仅是疫情因素对其业绩的影响,市场预期牙科材料从去年开始纳入收藏也是市场的担心。

虽然医院的医生成本占一般政策医疗成本的最大部分,但口腔高值医用耗材的收取也影响其利润。

这两年,口腔耗材的收集开始加速。

在2021年3月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孝利说:“群众对‘看病贵、牙科暴利’呼声很高。如果种满牙,相当于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建议将种植牙费用尽可能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满足群众对口腔健康的需求。这再次引发了关于降低牙科服务费的大讨论,也让市场期待越来越多的牙科收费。

2021年9月22日,国家医保局对《关于规范种植牙材料费用并将其治疗和服务费用纳入医保的建议》给予正式回复。其中,对口腔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了明确规定,对过于分割、过于细化的项目进行了整合。控制公立医院自主制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引导地方将植入物纳入平台挂网范围,促进各品牌植入物价格透明化,挤出水分。

2022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务委员会决定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以进一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的采集覆盖面,采集骨科耗材、药物气球、种植牙等。受到国家和省级群众的关注。

虽然通策医疗属于民营,国家针对的集中采购主要是在公立医院服务规模和收费上,但如果因为集中采购和管控降低了公立种植牙的价格,对昂贵的民营机构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毕竟种植牙业务即使纳入医保,患者支付的费用还是会很高。考虑到机会成本和信任度,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公立医院。

从股价表现来看,自2021年下半年牙科集合的消息陆续传出后,通策医疗股价一路走低,被大量机构抛售。

为了迎接挑战,通策医疗推出了自己的战略。蒲公英计划的启动,除了继续在浙江本地业务上稳步深入的开拓,还需要在3到5年内投资在浙江省建设100家左右的分支机构,将优质的口腔机构和医生“双下沉”到公司之前没有布局的基层县,同时吸引当地能力优秀的口腔医生加盟,实现公司在浙江省整体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同时,近年来,通策医疗一直在加快省外布局的探索。武汉、重庆、Xi、成都等地也设立了一些口腔医院,但到目前为止,省外的业务规模还很小,效果也不明显。这也是市场未来预期减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在资本市场上,瑞尔集团、现代口腔集团、荣宇集团等众多竞争对手也在加速布局牙科赛道。如果通策医疗在省外的布局不能扩大取得成效,那么随着国牙集等竞争对手的追赶,通策医疗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上一篇:全球首款纯电MPV荣威iMAX8EV将于5月5日开启预售

下一篇:返回列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资讯
热点图片
推荐阅读